東京初體驗 - 原宿_明治神宮
2010年4月23日
|:|:|: 東京初體驗 - 原宿_明治神宮 :|:|:| (遲來的旅行記錄.....)
因為住宿飯店所在位置的關係
來東京的幾天, 大多是搭地鐵
這天是唯一搭乘JR山手線的一次
要去原宿
JR原宿駅看起來不大, 但下車時人潮還蠻多的
JR原宿駅於1906 年(明治39年)10月30日啟用,當時位於較接近代代木站的地方。而其站舍在大正13 年竣工,為木造建築,是東京都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木建車站建築物 。(註[1])
明治神宮的入口就在JR原宿駅旁不遠
進去後先看到這個警示牌
主要是告知遊客在神社內不准騎車、不准打獵、不准攀折樹木。(註[2])
明治神宮於1920年11 月1日啟用,是供奉明治天皇(於1912年過世)和 昭憲皇太后(於1914年過世)靈位的地方。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在明治天皇以前,日本的大多數天皇都是幕府將軍的傀儡,經過明治維新後,天皇恢復了權威,在明治時期日本經過改革,從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擠身到國際列強之中。(註[3])
這是在明治神宮文化館拍的地圖 ( 想看大圖按我 )
所謂文物館也包含了紀念品商店及餐飲店
至於寶物展示室須購票進入
所以我們沒進去看
日本神社通常設有鳥居
鳥居是用來區隔神界與人間的界線
這是第一個鳥居
進入神宮之前共須經過三個
( 不是不准騎車嗎 , 大概警衛例外吧.....)
參道沿路上鋪滿了碎石子 , 很特別
.jpg)
在南參道上的清酒酒樽
是由許多釀酒廠所奉獻的菰樽
.jpg)
( 明治神宮文化館就在這旁邊而已 )
告示板.....
.jpg)
對面的葡萄酒樽也是各方外商奉獻的
.jpg)
不會吧 , 日本人來神社參拜都要穿這麼正式嗎??
(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啦 , 看下去就明白了)
第二道鳥居是神宮前南北參道交會之處的大鳥居,是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高12公尺,兩柱間距9.1公尺,柱徑1.2公尺,屬於「明神鳥居」的型式。原始的鳥居在1966年(昭和41 年)因遭雷擊而損壞,現存的鳥居則是在1975年(昭和50年)間以台灣丹大山樹齡1500年的扁柏,依照1920年(大正9年)的形制與寸法重建而成。(註[3])
這上面寫什麼意思我就不清楚了
第三道鳥居就在神宮的門口
手水舍
進入神社祭祀前需先淨身,手水舍是提供朝拜者洗手漱口的處所,又稱「水盤舍」(註[9])
手水舍通常位於神社、寺廟的參道或社殿旁,一般在神社裡手水舎位於鳥居和拜殿之間,是到神社祭祀之前清洗身心的地方。大部分的手水舍沒有牆壁,四根柱子稍微向手水舍中心傾斜,並於中心安置水盤。水盤多以石材 製成,亦有鐵製和木製品。在水盤裡會放置杓子並注滿清水,以便參拜者洗手和漱口。(註[10]) (註[11])
此種禮節稱為「手水」(ちょうず)。清洗方法如下(註[11]):
1.先以右手拿水杓盛水洗左手,意思著洗掉前世。
2.換左手拿水杓盛水洗右手,意思著洗清今世。
3.以右手拿水杓盛水倒至左手後用左手上的水漱口。注意嘴不能接觸水杓。
4.再以右手盛水洗左手。
5.最後,將水杓直立用水杓中殘餘的水洗杓柄。
6.把水杓放回原位後用乾淨的手帕等擦手。
.jpg)
至於神社正確的參拜方法
這裡就不多寫了
可以參考 這裡 與 這裡(有圖解說明喔) 。 (註[11]) (註[12])
也可以參考這段 影片 。 (註[20])
從這裡進去
這期間似正逢"人形感謝祭"的舉辦
不過不知道是尚未開始還是已結束
擺放得有點凌亂
( 按我前往 明治神宮人形感謝祭のご案内 )
日本人有在家中擺放人形(人偶)來祈福或消災之習俗
這些人形無法繼續存放家中或不想再繼續擺放時不可丟棄
必須移置到神社去作"人形供養" (亦即 人形感謝祭 )。(註[6])
也有人說這是一種愛物惜物的習俗
當娃娃被玩舊、玩壞後,交給寺方幫忙進行供養 , 以示感念 。(註[7])
咦 , 做什麼呢 ? 原來是攝影師在作準備工作
因為...有人要結婚啦 ( 當然 , 不素偶啦.....)
之前看到西裝筆挺與穿和服的日本人原來是參加婚禮來的
大合照準備中
這種婚禮稱為神前式婚禮
( 明治神宮所提供的 "神前結婚式" 服務內容可參考 這裡 。) (註[4])
(上排右4的歐吉桑 , 您也給點面子好嗎.....)
拍照中...
拍完團體照新娘會到旁邊換裝
說是換裝並沒有全部換掉
似乎是更換一部份
原本我沒發現是在換裝
還跑到對側去拍
拍了一張才發現新娘旁邊的長輩一直向我搖手
熊熊想起之前曾看過某網友的遊記中也犯了同樣的錯
這才會意過來
真是不好意思
雖然新娘全身包得緊緊的實際上是不會洩露甚麼春光
不過總是不太禮貌
還好那位長輩大概能體諒遊客不是故意的
邊搖手但臉上還是帶著微笑
之後新人還進行合照
攝影師一身長短兵器上陣
新人合照 , 祝他們幸福
新娘所穿的白色禮服稱為「白無垢」,全身所有衣服配件都是白色的,象徵新娘的純潔,另外也喻意新娘的個性也變成像白紙一張,在娘家時的壞習慣以完全抹去,等待去學習夫家的一切家風習俗,如一張等待再染色的紙張一般,再深層的喻意就是....女兒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希望她嫁了後就不再回頭....新娘頭上的「綿帽子」是作防寒用的衣物,喻意就像西方婚紗的頭紗一樣,由結婚儀式(神前式)開始至完結時用來遮蔽新娘的面貌,只讓新郎看得見。 (註[14])
不過日式新娘禮服並不是只有「白無垢」一種, 有興趣可看 這裡 , 而「白無垢」可能也不一定是那麼唯美 , 有興趣可看 這裡 。(註[14]) (註[15])
這天真是好日子
不久又看到另一對從廣場左側走出來
他們應該是剛完成儀式
接著好像就要去拍團體照
後來又出現了第三對
他們應該是剛從神樂殿出來
要穿過廣場到本殿進行儀式
完成後如第二對般再走出來去拍照
上面這顆地中海到底是誰呀..... XD
走到這裡後
接下來就進入室內拍不到了
總括來說
今天所看到的程序有點顛倒著看
實際上流程應該是 第三對 --> 第二對 --> 第一對
關於日式婚禮流程可參考 ( 註[16] ) 、 ( 註[17] ) 、 ( 註[18] )
於 (註[18]) 中含有神前結婚儀式的影片
或許有婚禮的關係
警衛一直在旁駐守著
本殿與旁邊的大樹
樹下是繪馬掛
在本殿內是不准拍照的.....
從本殿往廣場看.....
賣 繪馬 與 御守 等用品的地方
多到不行的繪馬
不知道外國人的放的繪馬會不會比日本人還多呀
若買了新的御守
舊的御守可帶去神社"燒納"(神社會舉行燒納儀式 將御守處理掉)
到神社找一個有寫 "古神符納所" 的地方
將舊的御守投入即可 (註[19])
明治神宮 的 "古神符納所"
本殿的側門
側門外同樣有鳥居與手水舍
原本想繞到寶物殿那邊去看看
無奈女王沒體力了
離開明治神宮後
去了前些日子發生人潮推擠事件的竹下通
這是個年輕人愛去的小型商圈
我們只稍微逛了一下
解決了中餐
在裡面的百元商品店也買了些東西
不過那天人也很多
逛完竹下通後
其實我們又回明治神宮文化館
買了先前一直猶豫不決的紀念品
再轉往表參道
正好有環保團體在遊行
隊伍中還有鼓號樂隊好不熱鬧
傍晚時分
整條街都是人
坐在路旁椅子休息
許久才等到一個不會被擋住的空檔拍了這張
恰好遇到有人在街頭外拍
因為女王體力已不行了
其實表參道只逛了一小段就返程了
在明治神宮看到天空飛過的飛船
有點時空錯亂的感覺......
~~~~~~~~~~~~~~~~~~~~~~~~~~~~~~~~~~~~~~~~~~~~~~~~~~~~~~
1945年4 月14日,明治神宮的主要建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炸毀,1958年11 月重新建造完成;現在其南部地帶改為代代木公園;西部由市民捐款建造一個棒球場——明治神宮棒球場;南面圍牆外是著名的表參道,對面是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修建的船形體育館國立代代木競技場。(註[3])
~~~~~~~~~~~~~~~~~~~~~~~~~~~~~~~~~~~~~~~~~~~~~~~~~~~~~~
THE END
======================================================
參考資料 & 延伸閱讀 :
[1]
"原宿車站 - 維基百科" , 網頁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E%9F%E5%AE%BF%E7%AB%99
[2]
"日本東京:明治神宮、竹下通、表參道 - 國外旅遊 - - PChome Online 網路家庭-開講" , 網頁 ,享受人生@小小女人 , http://forum.pchome.com.tw/content/66/17408
[3]
"明治神宫 - 維基百科" , 網頁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8%8E%E6%B2%BB%E7%A5%9E%E5%AE%AB
[4]
"明治神宫"官方網站 ,
http://www.meijijingu.or.jp/
[5]
"2008年第20回 明治神宮 人形感謝祭" , 網頁 , youtube 影片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TsytX4OvMI
[6]
"3月3日「雛飾り」について" , 網頁 ,
http://blog.xuite.net/japanken/hayashi/10359613
[7]
"留日記錄: 【日常】抵日後幾天(上野公園) - yam天空部落" , blog ,
http://blog.yam.com/dimon2/article/28212520
[8]
"多姿多彩的日本傳統婚禮" , Jap Culture, 綠色文化網站 Green Website , 網頁,
http://www.greenclub.bc.ca/Chinese/Green_footprints/Culture_Appreciation/Japan/Jap_Culture/jap_culture.htm
[9]
"桃澗珍椽" , 網頁,
http://www.cpmah.org.tw/2003/c92b033/www/main.htm
[10]
"手水舍 - 維基百科" , 網頁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89%8B%E6%B0%B4%E8%88%8D
[11]
"北海道神宮" , 日本見聞錄 , 網頁 ,
http://www.zipangguide.net/sight/hokkaido/hokkaido_temple.html
[12]
"日本神社正確參拜方法", 就是喜歡日本 - M.M.Y - FG部落格 , 部落格 ,
http://blog.fashionguide.com.tw/BlogD.asp?PerNum=31&Num=18960
[13]
"明治記念館の美しい結婚式" , 明治記念館官方網站 ,
http://www.meijikinenkan.gr.jp/wedding/index.html
http://www.meijikinenkan.gr.jp/wedding/shinzen/index.html
[14]
"結婚用和服(花嫁和裝) " , 和服 攝影 工作室—月夜和裝 - 朧月夜 , BLOG ,
http://hk.myblog.yahoo.com/moonnight_kimono/article?mid=46
[ 15 ]
"白無垢的真相" , Rachel's blog , 部落格 ,
http://rachelpang.blogspot.com/2007/08/blog-post_05.html
[16]
"「文化」神前結婚式流程" , 日本部落 - janus - Yahoo! BLOG , 部落格 ,
http://hk.myblog.yahoo.com/janusama/article?mid=7410&fid=-1&action=next
[17]
"日式婚俗 " , " 幸福二丁目" , 痞客邦 PIXNET , 部落格 ,
http://tpivy.pixnet.net/blog/post/22848948
[18]
"日本傳統婚禮-神前式" , 婚禮部落 , 部落格 ,
http://www.weddingblog.com.tw/?p=138
[19]
"日本神社_護身符篇" , 接接在日本 ,部落格 ,
http://jjoxo.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_28.html
[20]
"日本神社 參拜方式 " , youtube , 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IZ5xWabCdI&feature=player_embedded
======================================================
4
意見
CC Lin
提到...
居然膽敢拍新娘子換裝!?
好在人家不是黑道嫁娶,要不然我看不只對你揮揮手而已。而是揮手找來一群保鏢蜂擁而上,你大概沒這麼容易回國了吧XD
明治神宮真的每次去都會有不同的風情,像結婚式我就沒看過了,好隆重莊嚴阿!
飛行石
提到...
那幾天腦筋真的不是很靈光
那天那位"媽媽桑"向我搖手的情景
跟之前那位網友 PO 出來的照片幾乎一模一樣
讓我印象很深
可惜後來一直找不到那篇網頁
基於禮貌也不宜把那張照片放上來
只是提醒大家不要重蹈我的錯誤而已
如果照原行程規劃
去的時段是下午
可能就看不到婚禮
後來因修改行程而遇到
有點因禍得福的感覺.....
leo
提到...
那些葡萄酒樽,是作什麼用途?
我去的時後,也遇到有人結婚,有小朋友穿日本傳統和服,讓觀光客拍照,但我手殘,都糊掉了
說真的,到日本,還是喜歡來類似明治神宮這類場所,雖然莊嚴,但確讓我能夠細細品味與遊玩
飛行石
提到...
葡萄酒樽也是裝酒用的 , 猜想放在那裡的實際上應該也沒裝酒,只是顯示一下排場.
不同之處在於 : 清酒樽是日本國內人士敬獻給明治天皇的,葡萄酒樽則是外籍人士為表示對所天皇的敬意所奉獻的.
沒有深入研究 , 只知道大致是這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